微专业简介
文旅场景AI设计微专业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设计专业,响应国家人工智能、乡村振兴发展战略,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、场景优势和旅游产业优势,构建“AI设计+X”交叉育人新范式。通过基础理论框架、实景三维AI设计平台、文旅场景应用开发三大知识体系,培育学生将人工智能、实景三维、无人机应用等核心技术模块与主修专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素养。
培养目标
文旅场景AI设计微专业面向数智文旅产业发展需求,培养具有人工智能设计领域相关知识和文旅产业数智化应用素养,在文旅场景、业态创新、乡村振兴、低空经济等领域运用AI技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,具备跨领域问题建模设计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应用人才,助力云南打造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。
课程设置
围绕文旅场景AI设计相关知识体系需要与发展前沿,充分考虑理论知识学习与创新实践能力拓展,共设置课程5门(12学分),包括人工智能创意设计、实景三维数字设计、文旅创意策划管理、文旅场景AI设计、文旅品牌落地运营,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。
序号 |
课程代码 |
课程名称 (英文名称) |
课程属性 |
学分 |
课内学时 |
考核方式 |
开课学期 |
合计 |
理论 |
实验 |
实践 |
|
|
1 |
130201v |
人工智能创意设计 AI-Driven Creative Design |
必修 |
2 |
32 |
16 |
|
16 |
考查 |
第一学期 |
2 |
130202v |
实景三维数字设计 Reality-Based 3D Digital Design |
必修 |
2 |
32 |
16 |
|
16 |
考查 |
第一学期 |
3 |
130203v |
文旅创意策划管理 Cultural and tourism creative planning management |
必修 |
2 |
32 |
16 |
|
16 |
考查 |
第一学期 |
4 |
130304v |
文旅场景AI设计 AI-Driven Cultural Tourism Experience Design |
必修 |
3 |
48 |
12 |
|
36 |
考查 |
第二学期 |
5 |
130305v |
文旅品牌落地运营 Real-World Execu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Branding |
必修 |
3 |
48 |
12 |
|
36 |
考查 |
第二学期 |
注:
1.课程代码编码规则:课程代码由7位组成,第1-2位是承担该课程的学院代码,3-4位是该课程的学分,5-6位是归属该学院微专业课程的流水号,第7位是“v”,用于标识微专业课程。如030201v,表示机电工程学院第一门2学分的微专业课程。
2.开课学期:学制1年,分别填写第一学期,第二学期;学制1.5年,分别填写第一学期、第二学期、第三学期。
教学安排
教学安排在周六,集中授课。以面授为主,线上与线下授课相结合,定期举行项目实践工作坊及相关交流活动。
成绩、学制及证书
成绩
课程成绩由韩国AV
教务办管理,以“微专业”属性显示在成绩单上,不纳入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。
学制
一年。
证书
学生在主修专业毕(结)业前修满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学分,学校颁发文旅场景AI设计微专业证书。未达到微专业培养方案学分要求的,发放微专业课程学习成绩单。
招生对象及计划
(一)招生对象
所有在读本科生。
(二)招生计划
招生人数20人。
报名办法及选拔方式
报名办法
学生按照学校要求统一报名。
选拔方式
学院组织已报名学生根据综合面试进行考核,本着择优录取原则,依据学院考核结果确定拟录取名单,并通过学院公示墙进行公示;公示无异议后,报学校备案。